汽車涉水后需要檢查什么
最近南方大范圍遭遇暴雨襲擊,武漢、南京、余姚等都成了“威尼斯”。災情較輕地區(qū)車主還可以趟水而過。
災情慘烈地區(qū)汽車只能遭洪水吞沒
大家都知道汽車涉水后一些部件會被弄濕,若不及時處理很可能帶來各種隱患,今天就為大家講講,汽車涉水后有哪些部件一定要仔細檢查?
1、車輛底盤
下雨時,道路上的積水都很臟,里面有污泥、油污、雜物、臟水等亂七八糟的東西。在車輛涉水的過程中,底盤會被骯臟的積水沖刷,臟東西就會附在底盤或車身下方的縫隙中。若不及時清理,這些臟東西會令底盤出現(xiàn)銹蝕情況,一些枯枝敗葉和廢棄塑料袋還會纏繞軸承和懸架,形成安全隱患。
TIPS:車輛涉水后,車主應將車輛送到汽車店徹底清潔底盤,清理纏繞的臟東西,有條件的話不妨給底盤做個防銹處理,提高底盤的耐銹蝕能力。
2、車燈
車燈是在雨霧天氣及夜間行車時的重要裝備,其工作狀態(tài)的好壞對行車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如果車燈罩的密封程度不佳,積水很容易在車輛涉水時灌入,并在車燈內形成水霧,影響燈光的透射效果。
TIPS:正常狀態(tài)下車燈應該是內部干燥,燈罩平滑通透。車燈是否進水很容易就能看出來,一般會形成水霧,如果有進水一定要清除車燈積水,并根據(jù)情況決定是否修理或更換車燈。
3、空氣濾清器
空氣濾清器所在的位置屬于發(fā)動機的門戶,從進氣口進入的空氣經過空氣濾之后就會進入發(fā)動機內;當車輛涉水時,積水也有可能從進氣口處進入發(fā)動機內。
TIPS:車輛涉水后,車主可以讓維修技師認真檢查是否有水從進氣口進入,如果發(fā)現(xiàn)空氣濾芯是濕的,則表明有水進入進氣管道,那就需要詳細檢查發(fā)動機內部的進水情況了。
4、線束接口
打開發(fā)動機蓋,能看到發(fā)動機艙內有不少用絕緣和耐熱材料包裹的線束,這些線束是汽車電路中十分重要的部件。不同類型的線束在發(fā)動機艙內的位置有高有低。車輛涉水時,位置較低的線束接口很容易被積水浸泡,不及時處理的話,日后汽車電路可能會出現(xiàn)偶發(fā)性故障,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
TIPS:在檢查車輛時,如果發(fā)現(xiàn)發(fā)動機線束接口被水浸濕,應及時用風槍對其進行干燥,并檢查線束的包裹材料是否完好。
5、方向機萬向節(jié)球籠
方向機萬向節(jié)球籠有防塵套包裹,如果防塵套破損,車輛涉水時積水就會進入萬向節(jié)球籠內,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車輛失去方向助力,打方向時會感覺很沉重,情況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方向卡死。假如是在行車過程中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后果不堪設想。
TIPS:車輛涉水后,要仔細檢查萬向節(jié)球籠的防塵套是否有破損;若出現(xiàn)破損情況,就要將滲入的水清除干凈,重新加注潤滑油并更換防塵套。
6、備胎位置的通氣口
不少家用車的備胎位于車尾箱地板下方的凹陷處,這個位置并非完全密封,通常會設置有若干個與外部連通的通氣口。如果積水深度達到了備胎位置的高度,積水便會從通氣口處進入尾箱,然后流入后排座位,浸濕座墊誘發(fā)霉變。車輛涉水后的檢查不要只顧著車頭部位,而忽略了車尾。
TIPS:車尾箱放置備胎的位置通常會設置若干個通氣口,這些通氣口與車輛外部連通,涉水的時候,積水會從這些通氣口滲進車內。
誰都不愿意自己的愛車涉水,如果愛車涉水后一定要做好以上的檢查,當然,如果在暴雨天開車,有幾個提醒事項,開車前一定要先判斷。
車輛準備涉水之前,最好下車觀察一下。假如水在車輪中心線和車門邊以下,還是可以嘗試緩慢通過的。水位達到保險杠或輪胎的三分之二處時,最好還是別拿繩命來探險了。
(可以通過的區(qū)域)
開車時,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過水不要太快,時速盡量不超過40公里。因為速度過快激起水花,容易讓水吸進空氣濾清器,導致發(fā)動機進水、熄火。
2、行車低速高轉。通過積水處時,應該用低速高轉速通過積水區(qū),不可中途停車、換擋或急轉方向,即便使用空檔也要不斷地轟油門這樣就可以避免汽車排氣管回流進水。
3、進水熄火切忌再次啟動,一旦發(fā)動,引擎很容易受損。發(fā)動機的維修或更換非常昂貴,保險公司對此也一律不賠。
4、行車多走大路,常備安全錘,能救命。